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易学资讯 >> 文章内容

中国风水发展史

时间:2016/11/19 0:05:35 点击:

第一章 中国风水的萌芽

第一节 原始风水

  据传我国远古是有巢氏发明了巢居,轩辕氏发明了穴居。巢居是人们依树而居的方式。这种树居的方式在地势低洼和气候湿热地区或季节是广泛使用的,后来发展为干栏居。直到今天,仍有不少的民族和地区在使用这种居住方式,如非洲、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以及我国的西南地区。而在地势高亢或寒冷的地区或季节,原始人类则选择天然洞穴作为他们的栖身之地。这已为考古学所证明了的,如北京猿人、山顶洞人、广东马坝人等均是依洞而栖的。正所谓古人云:"夏则居橧巢,冬则居营窟"。
原始社会的人类,为了抗御外来自然界的侵袭,如野兽的袭击,气候寒暑等,而择居于树上或山洞。这种择居条件,除考虑树木是否牢固,土洞会不会塌方的安全以外,可能也会考虑到阳光的照射、气候的变化、位置的适宜、通风采光等等。这种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观点,就是中国风水的原始观点,即是中国原始风水术。巢居树上或栖居山洞的实施,如树上的造巢或山洞除去杂草污泥等,可以说就是我国建筑工程或者是建筑学的开始,这一漫长时间的风水,可称为中国的原始风水,或原始建筑。


第二节 氏族风水

  大约到6、7千年前,人类已发展到氏族社会,人们过着母系氏族群居生活,由原来的动荡不定的游牧、采集、渔猎的生活,发展到相对稳定的农耕生产生活,为了生活和生产劳动的便利,也就必须择地而居。仰韶文化的氏族村落都分布在河流两岸的黄土台地上。著名的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村落遗址,就坐落在一块面临浐河的台地上,南依白鹿原,白鹿原林木茂密,浐河河水清澈,人们在这里劳动生产,安居乐业。这个遗址有1万多平方米,由居住区、制陶作坊和公共墓地组成,是一个大型的氏族聚落。稍后的龙山文化也大多选择在近水向阳的台地上营建氏族聚落。这种择地的标准或要求,如依山傍水,蔽风朝阳等,就是群居风水,或称为氏族风水。
我国考古学家就是根据"依山傍水朝阳"这一风水观点,首次在河北省武安县发掘出磁山遗址。相继在河南省新郑县发掘季冈遗址。……在江西省赣南地区发现的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就有四、五处之多。
第二章 中国风水的发展

第一节 开创于炎黄时期
(公元前2697年-公元前2365年)的发明

  据传,黄帝战蚩尤就已经制造了指南车。唐代王瓘《轩辕本纪》称:"黄帝始划野分州,有青乌子善相地理。"因此,在黄帝时期(公元前2697年-前2598年)不但有可利用来定方向的指南车,有了地理术,而且还有了相地师青乌子。这些事实虽然不很可靠,但说明中国风水是萌芽得早很早的。

一、 历法的产生

  根据历法资料,据传天皇氏创干支,伏羲氏作甲历,黄帝氏命大桡作甲子,太昊氏(公元前2697年-公元前2598年)设历正,颛顼氏(公元前2513年-公元前2436年)作新历,帝尧氏(公元前2357年-公元前2256年)命羲和敬授人时,期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定四时而成岁。迄至夏禹(公元前2205年-公元前1786年)元年丙子(公元前2205年),即颁夏历于邦国,为我国民用历(阴阳合历)的开始。亦即中国风水日家之萌芽。自黄帝迄夏禹,为时已四百七十四年。

二、 阴阳五行的产生

  距今四千八百余年前的伏羲氏王天下,龙马负图出于河。伏羲氏遂则其文以画先天八卦。其文为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
到夏禹时,据《辞源》载:"大禹治水,理龟负文列于背,其数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畴;其文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而五居中。按《汉书·五行志》言,《周书·洪范篇》载:初一曰五行,以下六十五字皆洛书本文……。"
据《协纪》称"六经论五行者,始见于《尚书·洪范》,曰:五行者,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大禹谟》曰:水火木金土,谷维修其源,起于河图洛书数。盖河图之一六,水也。二七,火也。三八,木也。四九,金也。五十,土也。在图则左旋而相生,在书则右旋而相克也……
由此观之,阴阳五行到夏禹治水时即已产生了。自伏羲氏画八卦至夏禹为时二千二百余年。
按:《尚书》为世界最古之史记,至秦始皇焚书坑儒已亡迭。后来东汉章帝(公元76-公元88年)时,鲁王坏孔子旧居,于壁中得简《尚书》,皆科斗文。(科斗文系周代古文)号为古文《尚书》。因此阴阳五行在周代前已有,是没有问题的。

三、 土圭的产生

  中国航海航空的罗盘,源于中国风水罗盘,而风水罗盘是源于土圭,因而土圭就是中国罗盘的始祖。产生土圭的确切年代,也是无法考证的,仅能在《周礼》里面,找一点资料。《周礼》是周公旦居以后(公元前1115年以后)年作,也算得上很古了。
《周礼·考工记》载:"匠人建国,水地以悬,置垫以悬,视以景,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昼考之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就是在水平地的中央竖一根与地平面垂直的木杆,从日出到日没,天天的连续观影。并在平面做上纪录,至日影吻合为止,周而复始,得出日影规律,然后根据日景规律制造成土圭,这种土圭,后来成为定时的日晷。在民国年间,没有广播电视时,还用日晷定午时放午炮。
  《周礼》还载:"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还载:"土方氏掌土圭之法,以致日景,以土地相宅。"可见当时的土圭,非但是依靠日景可以定方定时,而且还用以封国测土地和相宅。
  这种土圭的盘面注记在圆周上均分十二份,分别依序注记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在圆周的圆心竖一根与盘面垂直的直杆。在有太阳照射的时候,观日影以正方定时。这是中国风水罗盘的萌芽。
自此,中国风水的日家理论和阴阳五行理论,以及实践的工具--中国风水罗盘,即中国风水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从此就建立起来了。

第二节 龟卜、卜筮与相宅相墓

一、殷商(公元前1783年-公元前1135年)的龟卜


  占卜活动当起始于蒙昧时期的原始社会,即原始风水时期,到殷商(公元前1783年-公元前1135年)时代就已经有了较完善的制度。据殷墟甲骨和有关资料记载,在殷商时期主要是指龟卜,即是用火灼龟甲以取兆,从《周礼》记载看来,龟卜非但用于中国风水的卜宅,而且是当时的主要国事,如"凡国大员,卜立君,卜大封,则高作龟。大祭祀,则高命龟。凡小事淮卜,大迁,大师,则占龟。凡旅,陈龟。凡丧事,命龟。"
  龟卜,即是取火灼龟甲,视其所灼列迹以取兆,是一种具体的直观以象面示人。现存的独有的代表作,是汉代司马迁著的《龟策列传》。
  对甲骨文的研究表明,其中有大量的关于建筑的卜辞,如作邑、作宗庙、作宫室、作墉等等。作邑就是筑城,商代甲骨卜辞中就有不少作邑的记载:
  己卯卜,争贞:王作邑,帝若,我从,兹唐。(《乙》570)
  庚午卜,丙贞:王勿作邑在兹,帝若?
  贞:王作邑,帝若?八月。(《丙》86)
  文中"争"、"丙"是占卜者的名,"贞"是问的意思,"若"意为顺,表示允许。这是殷王要修建城邑而卜问以定吉凶之辞。

二、周代(元前1134年-元前247年)的卜筮


  迄至周代(公元前1134年-公元前247年),周文王根据伏羲以仰观俯察象形大自然所创画的先天八卦为体,创造了后天八卦,并作《易经》,孔子作了《易传》。据司马迁《史记》记载:"文王拘吴里而演《周易》。孔子晚年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自此,中国风水的卜宅,由龟卜渐次转化为卜筮。
  所谓筮,《说文》云:"筮,易卦用蓍也",即卜卦用的蓍草。卜筮,即是用卜数蓍草的数据推演所得卦的卦象卦爻辞来推断吉凶。这种筮法,与龟卜是不相同的。龟卜可以直观龟甲灼列的现象而定吉凶,筮卜是依据籍草数据,通过得卦的卦象卦爻辞的解释来定吉凶,即是《周易》的卜卦。
周承殷制,周人营邑亦是占卜而定,《书经·周书·召诰》记载:
  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则至丰。惟太保先周上相宅,越若来,三月。唯丙午出,越三日,太保朝至洛,卜宅,厥既得卜,则经营。
  是说周成王于二月二十一日早晨,自镐京来到丰后,太保召公在周公之前先行到洛勘察,至下月初召公又来到洛,占卜得吉,并开始营建洛邑。周公(文王之子,名旦)卜洛,相宅于湹涧之间,成为中国卜宅风水的典模。在洛阳附近考古工作者已发现多处商周宫殿建筑遗址。
  我国最早的卜筮专著是《周易》,据司马迁《史记》载,其作者大体是周文王作《易经》,孔子作《易传》,或者此二人是《经》、《传》的编撰整理者。其次是朱熹撰《周易本义》。 秦汉(公元前246年-公元219年)的相宅相墓
  秦汉(公元前246年-公元219年)时期的术数也是萌芽于原始社会,至夏商周三代,就已定型,《周礼·春官》说的:"大卜掌三易之法,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连山》是夏代的易学,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由艮卦开始,应当是游牧时代产物,在草原观看天象而创《连山》。《归藏》是殷商的易学,象征万物莫不归藏其中,由坤卦起,当是以农业为主时代的产物,观生产物象而造《归藏》。《周易》为周文王造《易》,孔子作《传》是周代的易学,象征天地之象,天人关系,由乾坤二卦开始,已有上下尊卑六亲之序,是过渡到文明时代的产物,其中包括了天地人三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而《连山》、《归藏》早已失传,近代风水罗盘注记的《连山》和《归藏》,只有卦象而无文字,在运用上与《周易》分工,一为分金,一为消砂纳水,一为日家。
  《周易》是我国自古迄今保存下来一部最完整的易学经典。其实早在汉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杨雄,仿《周易》占法,创立了《太玄经》,司马光曾为之作序。正如司马光《读玄》云:"或曰:《易》之法与《玄》异,杨子不遵《易》而自为之制,安在其赞《易》乎?且如与《易》同道,则既有《易》矣,何以玄为?。"因而不为世人所择。《周易》的发展,迄今三千余年来一直是直线型向广而深的发展着。汉代的京房(本姓李,字君明)创《京房易》,即为易学中著名的一派,给《周易》渗入纳甲。迄今风水界、命理界、卜卦界广泛采用。《周易》在《中国丛书综录》中收录的《易》类书,就多达九百余种。
  秦汉(公元前246年-公元219年)时期,为中国风水术的形成时期。中国风水由卜宅转化为相宅相墓的风水术,是从《周易》,即后天八卦的爻变,产生《八宅》风水术。其中分东西各四宅的八宅法和五音相宅。八宅法,从汉代风水大师王充撰《论衡·四讳篇》就可看出。其云:"夫之四面皆地也,三面不谓之凶,盖西面独谓之不祥,何哉?"五音相宅,从宋·范晔撰《后汉书·艺文志》也可看出。其云:"宅有八术,以六甲名教而第之,第定名立,宫商殊别。宅有五音,姓有五声,宅不宜其姓,姓与宅相贼,则疾病、死亡、犯罪、遇祸……故商家门不宜南向,徵家门不宜北向,则商南方火也。徵,北方水也。水胜火,火灭金,五行之气不相得,故五姓之宅,门有宜向,向得其宜,富贵吉昌。向失其宜,贫贱衰耗"。
  关于风水书的著作,据明代徐善继撰《人事须知》载:秦有隐君子体易撰《青囊经》,陈博注释。青乌子撰《青乌经》,汉朱桃仙撰《搜山记》,留侯张子房撰《赤霆经》,王充撰《论衡》,无名氏《狐首经》……。《宋史·艺文志》载:署名的有朱仙桃撰《地理赞》一卷,王澄撰《二宅心鉴》三卷,未署名的有《黄帝八宅经》一卷、《五音地理经诀》十卷、《行年起造九星图》一卷和《二宅赋》一卷。
  随着中国风水的发展,风水术使用的工具中国罗盘也随着发展。由原来的日景方位的十二支土圭,改进为天盘八干四维,地盘十二支的天地双盘,天圆地方的司南,由日照方位改为有磁性的汤匙形指南(北)针。从此,相宅相墓就毋须依靠日照了,白天黑夜都可以定向。
  日家在上古无论是造或葬是不择日的。《四库全书·御定星历考原·提要》说"……考古者,外事用刚日,内事用柔日,其日用卜,不用择……。"随着由卜宅进而为相宅时,日家也随之发展为六壬术,因而中国罗盘也随之由司南进而为六壬盘。考古学家发掘的汉代司南和六壬盘,即是见证。
第三章 东晋(公元317年-419年)
创立科学风水学
第一节 郭璞(公元279年-公元324年)
撰写《葬书·原著》

  八宅风水术,在汉代遭到社会人士的的谴责,特别是王充《论衡》中《四讳篇》的批判而中的。至魏晋(公元220年-公元419年)时期这种乘星气的八宅风水术,便已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郭璞《葬书》乘生气风水术。也是古代科学风水术的形成期。
  郭璞为东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训诂学家。他是一位奇才。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显著的地位。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八王之乱"爆发。公元306匈奴贵族刘渊作乱,公元317年晋元帝仓皇南渡,建立东晋。郭璞身逢其时,为元帝所重,任著作佐郎,后迁尚书郎。早年即有许多诗赋闻诸诗坛。所作《尔雅注》、《尔雅音》、《尔雅图》、《尔雅图赞》等,集《尔雅》学之大成。另还著有《山海经注》、《穆天子传注》等传世之作。王室南渡后,他十分关心国家命运,关注现实人生,深感世路坎坷而祸福难测,又目睹晋室争权夺利,不思北伐。伤时叹逝,仙思渺茫,乃作《游仙》十四首以咏怀,表达他深沉执著的爱国情感和独立不迁的峻洁人格。《游仙》的表现形式与展示的吏治清明,富强国家的政治抱负不逊于屈原之《离骚》。所写仙境意象鲜明,幻而似真,笔势跌宕,造语新奇。《仙游》是郭璞的代表作。后世唐代李白的《古风》与李贺的《梦天》等名诗,乃传承《诗仙》的精神与风格之佳作。郭璞《幽思篇》中"林无静树,川无停流"饱含哲理的名句,玄对山水,澄怀观道,颇有超越红尘,高天流云般的襟怀。预示着后来晋宋山水田园诗的兴起。晋末著名诗人陶渊明的归耕田园诗,便已把田园山水纳入了文学审美的视野,开辟了文学新题材的园地。他所作《山海经注》,其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保存了不少远古神话传说,对古代的历史地理,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记叙和考究很有学术价值,其中风物记叙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之一。
  据史载,郭璞曾受河东郭公《青囊经》九卷,由是洞之五行、天文、卜筮之术、所占多奇验,他集历代中国风水之大成,废除了八宅风水术,承继了《狐首经》和《青囊经》,撰写具有古代科学思想的《葬书》、《玉照定真经》等书。由是,奠定了中国风水--葬乘生气的理论基础。使其成为风水名家,受后世风水界的推崇,被尊称为东晋后历代中国风水的鼻祖。后王敦欲谋反时,命其卜筮,由于说其必败被杀,时年48岁。郭璞《葬书》,被皇朝收为"禁中御函秘书",于皇宫内使用。
  据《辞源》载:"郭璞,晋·闻喜(山西境)人,字景纯,博学有高才,词赋为东晋之冠,尤妙于阴阳历算五行卜筮之术,所占多奇验,其文学几为术数所掩,所著书有《尔雅注》、《山海经注》、《穆天子传注》、《楚词注》、《子虚子林赋注》数十万言,后为王敦所杀"
  郭璞在当时的影响很大,朝野都很相信风水。据《晋书·郭璞传》记载:"璞以母忧去职,卜葬地于暨阳,去水百步许。人以近水为言,璞曰:当即为陆矣。其后沙涨,去墓数十里皆为桑田"。
璞尝为人葬,帝微服往视之,因问主人,何以葬龙角,此法当灭族。主人曰:郭璞云,此葬龙耳,不出三年当致天子也。帝曰:出天子耶?答曰:能致天子耳,帝甚异之。
  《晋书·周访传》初陶侃(陶渊明祖父)微时,艰将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过一老父谓曰:"前见一牛眠于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又指一山云:"此亦其次,当世出二千石"。言旋不见。侃寻牛得之,因葬其处。以所指别山与访,访父氏葬焉。果为刺史,著称宁益,自访以下三世为益州四十一年,如其所言云。
  又《晋书·传》有善相墓者,言佑祖墓有帝王气,若凿之则无后。佑遂凿之,相者见曰:犹出折臂三公。而佑竟堕马折臂,位至三公而无子。
  像上述朝野崇信风水的事例,《古今图书集成·堪舆名流列传》里记载了许多,民间对阴宅风水信念的情况,就可见一斑了。

第二节 《葬书·原著》的主要内容


  郭璞《葬书·原著》说:"葬者(阴宅),藏也,乘生气也。" 杨益风水的主旨就是乘生气。
什么是生气呢?《葬书·原著》说:"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谓之生气。"又说:"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又说:"五土四备,土者气之母,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又云"土行气行,物因以生。"
  这就说明了生气是阴阳气,它是发生、发展、运动变化(行乎)于地(球)中,噫噎出来就成为风,上升太空即为云,降下来就是雨。
  它的素质是"五土四备",所谓五土,是古人把所有元素(包括没有发现的在内),归纳为金、木、水、火、土五类(五土),在时间上,是春夏秋冬四季恒有。在空间上,是东南西北四方(四备)普遍存在。因而它的内在对立面是土和水(土生气,气生水),即是其它元素和水。它的功能是"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即运动变化于地(球)中发而产生世界万物,即地球世界的万物都是生气所生的,地球世界,就是生气的世界。
  生万物的过程是元素发生变化(土行),生气随之发生变化(气行),世界万物就因此而产生(物因以生)。
  这就是所谓生气比较完整的概念。
  如何乘生气呢?
  首先就是通过勘察手段以理解生气的发生、发展、运动变化情况,采取必要的方法和措施,适当利用和改造生气为我(阴阳宅)服务。就是采取杨救贫风水的方法和措施(建筑工程)。
  《葬书·原著》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因为水为生气所生,故而有水即表明生气旺盛。水源长流量大,与生气的旺盛是成正比的。藏风,不是社会"风水"先生所谓的蔽风,而是收藏内在生气不噫噎而成风。即《藏书·原著》说的"外藏八风",使内在生气不从四面八方外噫。而"聚之使不散"。
  对内气(内在条件,内因)的要求,《葬书·原著》说:"积止聚冲,阴和阳工。土厚水深,郁草茂林。土欲细而坚,润而不泽,裁肪切玉,备具五色(五类俱全,即所有元素)"……。对内气的主要意思是说俱备所需的所有元素,不要使其外噫而为风。内在其它元素和水趋于统一(积止、阴和)生物,而展开新的对立斗争(聚冲、阳工)以作用于阴阳宅。
  对外气(外在条件、外因),《葬书·原著》说:"势如万马,自天而下;势如巨浪,重岭叠嶂;势如降龙,水绕云从。……"。"形如燕巢,形如侧垒,形如覆釜,形如植冠……。"以及"以水为朱雀(堂气即外气)者,衰旺系乎形应,忌乎湍急。源于生气,派于未盛,朝于大旺,泽于将衰,流于囚谢,以返不绝。法每一折,储而后泄,洋洋悠悠,顾我欲留,其来无源,其去无流。"《玉尺经》也说:"居于四维之地,或六秀之方,欲尖齐高耸,君子可以求官;低小方园,土庶亦应致富。""沐浴本带桃花,悠扬清沏,女反贞贤"……。外气(堂气)除重于"势猛形昂,得水为上"外,尤重于自然景观。
  《葬书·原著》还说:"外气所以聚内气,过水所以止来龙。""外气横行,内气止生。""外无以聚内,气散于地中。" "沐浴本带桃花,悠扬清沏,女反贞贤。"可见杨益风水在吉凶判断时不是先入为主,而是根据客观景观状况进行辨证论断。

第四章 科学与玄学分道扬镳

第一节 唐末杨益(公元840年-906年)授徒传术

  杨益,字筠松,号救贫(另有称号叔茂)。经考,杨公生于公元834年,卒于公元904年。杨公天资聪慧,少年悟性异常。公元854年,年方二十岁时登科第入仕为士。唐僖宗时,官至朝廷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主管宫廷建筑、重要寺庙的规划布局,以及天象观察、皇族祭祀等职。公元875年黄巢兵起,880年京都长安陷落。为避兵祸,杨公私携御库秘籍《郭璞·葬书(禁中玉函秘书)》逃离长安。辗转奔波,南逃至虔州府辖崇贤里(今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境内),寄宿黄禅寺。始收徒讲学。杨公潜心二十余年,研究、发展、实践并传授堪舆秘术,匡真扬善,救贫扶弱,德艺双馨,声名鹊起,遐迩闻名,故能流芳千古,佳誉永驻。杨公70岁时病逝于虔州,葬虔州于中药口(今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宽田乡)。现今花岗石墓碑仍清晰可辨。《宋史·艺文志》、《人子须知》等著作中,均称杨公为今赣州人,此观点较为可靠。
  风水理论著作方面:据《人子须知》载,杨公著书有:《疑龙经》、《撼龙经》、《画夹图》、《四大穴法》、《立锥赋》、《拔砂图》、《胎腹经》、《望龙经》、《倒杖法》九部;据《四库术数丛书·(九)》载杨公著书有,《疑龙经》、《撼龙经》、《葬法倒杖》、《青囊奥语》、《天玉经》五部;其它风水书中关于杨公风水理论著作的记载颇多。经考,最可靠为杨筠松所著的至少有《青囊奥语》、《天玉经》、《玉尺经》三部。
  经考,今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市的自唐代以来的城市古建筑,如城墙、城门、寺庙、官府遗址、望族及地方侯吏府第等皆为杨公及嫡传徒裔根据杨公布局理论指导所建。今赣州市东南郊名山杨仙岭古寺乃杨公授徒讲学旧址。此外,今西安、洛阳、开封、北京、南京、广州现存的历史经典古建筑亦大多遵从杨公风水布局理论所建。
  杨筠松在赣州对中国风水最大的贡献,就是完善了具有古代科学思想的,系统理论的,操作规范化的,可具体实践的郭(璞)杨(筠松)曾(文辿)古法风水术。创造了具有正针和缝针的中国罗盘。因而被历代中国风水界都尊称为风水宗师。
  《四库全书·提要》、《江西通志》、《南安府志》、《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书录题解》、《宋史·艺文志》、《曾氏族谱》等著作对杨公事绩均有记载。



第二节 王伋(公元1007年-1073年)复活八宅而扬镳



  自唐末赣州杨益秉承郭璞《葬书·原著》"葬乘生气"的主旨,创建了中国正统的,唯物辨证的,有系统理论的,可具体实践的,操作规范化的郭杨古法风水学以后,传至北宋(公元960年-1126年),王伋至闽中。复活八宅风水,开始萌发中国风水的二大派系,即所谓"江西之法和福建之法"。
据《处州府志》载:"伋字肇卿,一字孔彰,其先人祖讷,因议王璞金鸡历有差,众排之,贬居江西赣州……为之卜葬,遂有何太审,管枢密包制置、张建议者、出……范公纯仁拨之……"。按:范纯仁之父为范仲淹(公元937年-1053年)。
  又据请·赵翼《陔余丛考》载:"一曰江西之法,肇于赣州杨筠松,曾文辿、赖大有、谢子逸辈,其为说主于形势(按:势为难、形次之,方又次之),原其所始即其所止以定向位。专指龙、穴、砂、水所配。一曰屋宇之法,始于闽中至宋王伋乃大行。其为说主于星卦,阳山阳向,阴山阴向,纯取五星八卦,以定生克之理。"可见复活八宅风水的是王伋。
  但是在闽南一带盛行的,仍然是郭杨古法风水。如长乐市所有的军乐队,在行丧礼时的喝彩呼赞语中所请神名,就是请杨公(筠松)和厉仙伯韶(南宋学者,杨公风水学正宗传人。)
  据福建省长乐市金峰镇蓝田上陈村《陈氏族谱》载:"四世讳晓,生于宋真宗二年(公元1009年)得地师厉伯韶,改扦过溪三台山,坐坤向艮兼未丑……"。《前史》载:"祖知旦公得地师厉伯韶,主扦三台中埠为上陈,祖厅坐坤向艮兼未丑,门楼甲山庚向兼卯酉……"。(按:坤艮兼未丑是七十二龙已丑火穴。甲庚兼卯酉是七十二龙丁卯火穴,均属郭杨古法风水的"乙丙交而趋戌"火局。可证闽南大部古建筑仍为郭杨古法风水术创建。
第五章 杨益古法风水术的分化

第一节 胡舜申(公元1131年-1162年)"革新"杨益风水

  所谓古法风水术,从基本上说:指的是以风水鼻祖晋·郭璞(公元276-324年)所撰《葬书·原著》为理论指导,以赣州杨筠松撰《青囊奥语·原著》为实践纲领的郭(璞)杨(筠松)风水术。由于杨益最靠得住的高徒仅曾文辿,刘江东二人,而曾文辿所撰《天玉经序》与《青囊奥语·原著》是主旨相同,方法一致,而刘江东的著作较为杂乱,因此,从本质上来说,郭杨风水术就是郭杨曾(文辿)风水术。
  上文说过,这种古法风水在北宋时期,虽经王伋至闽中复活八宅,在中原大部地区,仍然流行。不为阳山阳向阴山阴向的辅星卦所干扰。迄至北宋(公元960年-1126年)绍兴年间(公元1131年-1162年),胡舜申从安徽绩溪县迁江西后,即进行郭杨曾古法风水的所谓"革新"
  据《苏州府志》载:舜申,绍兴(公元1131年-1161年)间,自绩溪迁吴(江西)通风土阴阳之术,世所传江西地理新法出于舜申,赏以术行四郭而相之。以为蛇门不当塞。作《吴门忠告》一篇。
郭杨曾古法,是论玄(武)(坐山或坐穴)和窍(水口)的关系,而胡舜申"革新"的新法。是论玄关(向)窍三者的关系,可称为郭杨曾胡法。
  由于加上"向"的关系,胡舜申所谓的向,又非正针二十四正五行的向,而是缝针双山三合五行的向,因此,在双山三合五行与七十二龙五行不相同的情况下,便会产生破旺冲生,而误乘生气。还可说明胡舜申对罗盘正针和缝针的关系不够明白。
  《辨方书·论用盘针》载:"通书曰:盘针之法,汉初只用十二支,自唐以来始添用四维八干。古歌云:缝针之法,壬子中,更论正针子亦中。又胡舜申《阴阳备用》云:闻诸前辈言盘针之用,当以丙午子之中者,为正……。"因此,把向上五行误认为缝针双山三合五行。

第二节 赖文俊(公元1131年-1162年)
以天星论龙穿山坐穴

  《四库全书提要》载:"文俊、字太素、处(虔)州人,尝官于建阳(今福建建宁),好相地之术,弃职浪游,自号布衣子,故世称赖布衣。所著有《绍兴大地八钤》及《三十六钤》,但未见其书,分龙、穴、砂、水四篇各为之歌,龙以二十四山分阴阳以震、庚、亥为三吉,巽、辛、艮、丙、兑、丁为六秀,而著其变换受穴吉凶之应。穴仍以龙为主,而受气有挨左挨右之异,砂水二篇,以方位为断。"
  《人子须知》载:《催官篇》、《旅寓集》,宋赖文俊著。俊,官建阳,弃职浪游,号布衣子。后修真太乙峰下,世传仙去。"
  赖文俊的《催官篇》,在格龙方面是用天星,实则为二十四山正五行分阴阳。坐穴仍用杨公七十二龙,即以"颠倒"和"颠,颠倒"并用。例如:《评龙篇·评阴龙》开章说:"催官第一天皇龙",即阴亥水龙。"博龙换入天市东",即由西北亥龙转入东北艮土龙。"少微阳旋左关局,"即向左延伸酉龙至巽龙。"右关亷贞降枢兑",即向右延伸艮土龙往西兑"变换太乙东南雄,"即是再变换左关向东南巽方延伸。"穴秉阳枢乘生气",即是以艮土龙乘生气。"或更受穴天皇宫,"或者受穴于亥水龙。(水土同局)
  "天皇太微为正向"即丑龙以丙为正向,坐癸亥穴,立壬山丙向兼亥已。"阳枢穴癸为上龙,"即艮土龙以坐庚子穴,立癸山丁向兼子午。
  从上述可知是以阴亥艮酉巽山正五行格龙,而以七十二龙坐穴乘气,把郭杨曾古法以穿山格龙转化为二十四山分阴阳格龙。这就产生了格龙的差异,在亥龙下有丁亥水,已亥木辛亥金龙,在艮龙下有癸亥木丙寅火龙。分别与亥水艮土龙的属性不一,也会出现误乘生气的偏差。

第三节 廖禹(公元1120年-1190年)大乱杨益风水

  据元曾葛奚谷《俯察要览》载:"有两廖禹,前廖是江西乐平人。后廖是江西于都人,俱号金精,术俱神。《泄天机》本前廖著,因余芝孙增入后廖《地课》及《入式歌》,增首尾衍文,遂莫有前廖禹矣。今考前廖重峦头,后廖重天星。后廖乃张公道明为虔倅时所拔者,卒传吴氏之学,著《泄天机》《阴契阳符》。"
  今考《阴契阳契》,其中开章说:陈图南曰,陈图南,陈搏名希夷,亡于989年,廖禹当为陈图南以后人,即说明《阴契阳符》为后廖所撰其云:"以先天卦配合阴阳,后天卦推排爻象。""内四卦为天地日月,以六十卦为阴阳节候,"可说明廖禹为三易(连山归藏·周易)卦例风水术者。
  其云:"某祖某峡某宿出脉,某宿行度,某星作宗,某星降势,某龙入穴。由穴至祖。节制若干,节候若干……。""龙正者,穴以斜。龙斜者,穴以正"上述均与现场审龙,定穴乘气不相符合,可证明廖禹从事风水实践很少,或者没有从事现场形法实践。
  其云:"忽然卓立星峰起,贪巨武辅取次生"。是指贪(狼)巨(门)禄(存)文(曲)亷(贞)、武(曲)、破(军)、辅(星)、弼(星)九星风水术。
  其云:"穴向分金一百二十,空于旬者二十四,空于龟甲者二十四,为关煞者三十六,仅得三十六。金卦两全,仅十二穴耳"。这是从罗盘面主观决定的,"丙丁庚辛"旺相分金,主观意识决定客观存在的一种分金法,与郭杨曾风水学是以客观存在定吉凶相违背的,是不可以乘生气的风水术。
  在《阴契阳符》中还有许多的郭璞《葬书》文句,诸如:"葬者返气纳骨,以荫所生之道也,""俾天光下临,地德上载,气感而应,鬼福及人……等,"这些文句是空有其词与上述风水法不相适应。
  其中矛盾甚多,在郭杨曾风水学分化为江西地理诸法,特别是卦例风水,由简单的八宅而分化为天地卦,辅星卦……等福建诸法,开辟了先驱之道。

第四节 蔡元定(公元1135年-1198年)
误删误释郭璞《葬书》

  本人收集不同版本的郭璞《葬书》四种,即《直指原真》收录的《单(全)篇本》、李本芳老师收藏的《二十篇本》、宋蔡元定删订的《八篇本》、元吴澄订正的《三篇本》、业经反复考证,蔡元定误删误释的《葬书》,出现了二大缺点:
  一、增益"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的谬论。
  《葬书·原著》说:"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说明了,生气发生发展运动变化于地中的,世界万物为生气所生,因而地球世界就是生气的世界。而风是生气在地中运动变化噫噎到地球(表)外的,是万物之一,虽然属于生气的范畴,但不称为生气而称为风。
  因此,生气是不可能乘风的,若乘风必须噫噎到地表外。到地表外,又不称为生气,而是称为风了。只有风乘风,所散的也是风,而不可能散生气,这在第一章中已阐述明白。
  二、《葬书·原著》末段经曰:"势止形昂,前涧后岗,龙首之频,鼻颡吉昌,角自天亡,耳致候王,唇死其伤……。"把其中的龙首、鼻、颡、角、耳、唇,释为龙头、龙鼻,龙额、龙角,龙耳,是错误的。其原意是,《经书》说:来龙奔腾的势静止后(势止),其龙形表现得生气旺盛而高贵(形昂),必定穴前是诸水会聚(前涧),穴后是禽伏兽蹲的山岗(后岗)。龙的起祖就分支很多(龙首,即起祖。之,同支,频,频繁,很多。)而且开始奔腾的气魄,如同从雲霄降到地面一祥,表现生气旺盛(鼻,鼻祖,开始的意思,颡,从雲霄降到地面。吉昌,旺盛的生气。)若是龙起祖没有分支,就等于没有角的死蛇,生气微弱,(角,龙角,即分支。自,是鼻的古字,郭璞喜用古字。灭亡,死蛇没有生气。)
  旺盛的生气,就如同帝王诸侯样的有权威(耳耳致王)。也如同君王诸侯样的执应八方,招致八方生气以应穴(耳耳致候)
  要禁忌的是震惊龙脉,戕害扩散生气,(其,同忌。唇,震惊也。死,震惊致死。伤,戕害扩散。)……。因而导致以后的所谓"风水"师对阴宅的葬形象的形,如狮形、虎形、猫形、网形寺观的钟形,以致什么美女照镜形……等等庸俗的相地观和哗众取宠的点穴术。实则对乘生气是无关重要的,何况狮形、虎形、猫形、是无法区别的。寺观钟形与茶杯形亦难以分清,而且形象的形与乘生气是风马牛不相关。前者的"生气乘风则散"则导致了当今"风水师"把外藏八风而为外"蔽"八风了。给郭杨曾古法风水走向分化制造了量益而质损的,走向分化的谬误的理论根据。
一、 为什么说人盘的极星北是正北?
 答:所谓极星北,是指北极星的方位。北极星,也叫勾陈,北辰,即小熊座的a星,是由三颗星构成的聚星,距地球400光年,因而在人们目视之下是一颗星。位于北斗一和北斗二的连线约五倍处。也即是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北极指向的方位。它与地磁北极不相重合,即是磁子午线,和地轴子午线(即真子午线)间存在一个夹角,即磁偏角。
由于磁偏角,在不同的地点,一般均不相同,而且也随时间的不同而有变动。磁子午线在地轴线以东,为东偏。以西为西偏。因而在作大地测量不可以磁子午线作测量方位的准的,而是以极星北为准的,极星北才是正北。
  二、 极星北和磁针北的夹角是磁偏角,为什么不多不少是7.5度?
 答:上面介绍了磁偏角在因地因时间的不同,而有异,而中国罗盘标记的是固定了的度数,这就与实际的磁偏角有所不同了,即是说,地盘北和人盘北的夹角,不可以称为准备的磁偏角。
是的,它只可以表示地磁北与地轴北的关系,而不能表达它的准确性。
  众所周知,这是中国罗盘,不是东欧或西欧罗盘,是杨筠松首创的罗盘。杨筠松是在中国长安(西安)掌灵台地理,在赣州授徒传术。西安的磁偏角是2度29分(西),赣州的磁偏角是2度1分(西),中国罗盘杨盘的地盘北和人盘北,正反映了它们二者的关系。
  为什么不多不少是7.5度?
 1、杨筠松初创中国罗盘,仅仅是地盘和天盘,其徒孙赖文俊为适应它的《催官篇》理论才创立人盘。地盘是磁针方位,天盘是土圭日景方位。天盘(土圭)日景方位也是因地因时间不同而有异,也不是不多不少的7.5度,也只能显示它的方位的关系性,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即是说极星方位是在磁针方位之东。磁针方位在极星方位之西。
 2、在宋代的赖文俊(1131-1162前后人)没有天文测量仪器,只能用肉眼观察,距地球400光年远远的北极星,怎么可能知道它的确切方位呢?同时北极星不是一颗星,是三颗星的聚星,它的光圈之大,可想而知,用目视测定方位,肯定会产生误差。
 3、中国罗盘盘面的注记,都是固定的,在当时只能依靠指南针来定位,不可能制造出活动的磁针方位和日景方位来。
由于地、人、天三盘,每盘都是24个(24个山向)方位,每个方位固定为15度,而极星方位在磁针方位之东,最大角度是7.5度。而赣州和西安的磁偏角都在7.5度之内。
  三、 甚么地盘八干四维的正中称大空亡?小空亡是指甚么?
 答:中国罗盘的始祖是土圭,土圭是根据竖杆观日影,制造出来的。开始是记录日影的升(生)旺(午)暮(墓)。后来才加上夜间的时辰,而划分为每天十二个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辰。由土圭进而为司南和六壬盘,分为天地二圈,干维圈司天气,十二支司地气,客家赣州杨筠松创造的杨盘,地盘和天盘。由于指南(北)针的发明才把干维纳入,十二支,而成二十四山向的地盘和天盘。
  利用指南针定向,仍然以十二支气在盘面而标示十二支气,而八干四维介干十二支气之间,以辅十二支气。故而一个干维辅二支气。如壬中,右半属亥气,左半属子气,而正中非亥也非子气,故谓之"大空亡"。
  小空亡是指七十二龙的界缝,江西之法的正五行风水法,是以二十四山向的相邻二山向的界缝为小空亡,是与杨救贫风水法不相同的。
1、答:中国罗盘分类,称为三元盘和三合盘,都是不对的。大家认为蒋盘是三元盘,事实上,蒋大鸿所创的蒋盘是为蒋的三元"地理"而创制的,可是盘面注记的是先天卦,贪狼九星和六十四卦……等,并没有三元或三元九运的注记,其中也有许多的错误,如先天坤卦在杨盘地盘的磁针北,在造卦的时期并没有指南针,只有土圭,应设在杨盘,缝针的日景北。故而至多只能称为蒋盘,因为是将大鸿创制的,不可以称为三元盘。
  杨(筠松)盘,称三合盘,更是错误,杨救贫创制的杨盘,是地盘(正针)和天盘(缝针)二大圈,地盘是十二支气盘,磁针方位。天盘是双山三合盘,日景方位。杨盘称三合盘,是专指天盘,没有包括地盘在内,所以杨盘称三合盘也是错误的。因而杨盘就称杨盘,蒋盘就称蒋盘,称三元和三合盘都是错误的。
  要加以说明的,一般称杨盘,应包括人盘在内,因为人盘是赖文俊所创,赖是杨公的徒孙。这三盘除都称杨盘外,也可以称江西之法的罗盘,简称江西盘。
  2、答:用地盘立向,用天盘消砂纳水是对的,用人盘消砂是不对的。因为消砂纳水是察审外气(堂气),对地面影响大的是太阳光,人盘是极星方位,对地面的影响极其微小,论光,要在晴朗的黑夜才能看见,论万有引力也微不足道。
  3、答:上面介绍了先天坤卦应在日景北,即是土圭北,今日杨盘的天盘北。
1、看风水察内气,为甚么要勘察龙脉和随龙水?
  答:龙脉(山脉)就生长在地(球)中发生、发展、运动变化作用于地(球)表面(原始地壳)的表现形态,因而乘生气,即是乘龙气。随龙水为该龙脉所生(土生气,气生水),内在生气是否旺盛吉昌,表现于随龙水的是否源远流长和湾环悠扬清沏,故察内气,必须勘察龙脉和其随龙水。
  2、看风水察外气,为甚么要消砂纳水?
  答:消砂的砂,是指穴场四象(前后左右)的来龙。纳水的水,就是四象来龙的随龙水。砂、水的吉凶就是生气旺衰的表现形态,消砂纳水,就是勘察穴场外气(即堂气)所聚生气的旺衰吉凶情况。由于穴场的旺相衰败吉凶,是内气和外气相互作用影响的结果,即《葬书·原著》说的"外气所以聚内气"故看风水必须勘察来龙与随龙水,以及消砂纳水。
  3、如何区别垅龙与支龙?
  答:《葬书·原著》说"支垅之辨,眩目惑心",这是个自宋代以来没有解决的问题。支垅之辨,是取决于入首龙与罗城的关系。只有对杨公风水实践心得颇丰的风水家,融会贯通后,就不眩目惑心了,就可以自然领悟,心领神会了。

作者:易想天开 来源:易正时空
微信关注服务号:风水祈福 手机访问加我微信
  • 易正时空之神龙得水(www.88s1.com) © 2024 版权所有 公安备案粤公网安备 44180202000634号 粤ICP备16001555号
  • 周老师:13825162800【广州】 咨询QQ:138908181 电邮: 138908181@qq.com 地址: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横荷街道万豪水晶湾15栋303室 邮编:511520
  • Powered by laoy! V4.0.8